top of page

© 李春华 2013

硯   邊   點   滴

█  要想在臨摹之中不但得益尤深,而且臨得越來越准確,
    這就必須在用筆臨摹的同時,還要用心去臨摹。

    僅僅是用筆臨摹,進步不會太大;
    如果在用筆臨摹的同時,也用心去臨摹,去思考,去反省,去善悟,
    就會取得比別人更深入的心得與感受,
    這對今後在書藝上的進一步追求,大有補益。





█   臨帖時,要仔細察看原帖的局部,估計作者的運筆姿態與指腕動作,
     然後盡量做到果斷地准確地落筆,才能臨得"到位",臨得形神兼備。





█   是的, 在臨帖與創作上要很好地配合, 在臨帖與創作的相互交替的過程之中,
     把自己的心理狀態與感受寫出來, 詳細地分析、總結出對臨摹經典古帖的體會,
     這樣做對自己很有好處: 防微杜漸, 觸類旁通, 舉一反三......


 
█   而許多大名鼎鼎的所謂"書法家",盡管他夢寐以求入選國展,
     但最後終其一生也無法入國展一次半次,
     究其原因,就是不臨帖,不肯下笨功夫!



█   我很欣賞前賢如此執著於臨帖,如此長期地專注臨摹不息。
     一個書法家成功的標志,就是"執著"與"專注"。
     "執著"與"專注",同樣也是成功的基礎與保證,
     沒有"執著"與"專注"這兩個根本點,成功就無從談起!



█   孫過庭云:"余志學之年,留心翰墨,昧鐘張之餘烈,挹羲獻之前規,
     極慮專精,時逾二紀。有乖入木之術,無間臨池之志。"
   
     其意思就是說:"我少年讀書時,就留心學書法,體會鐘繇和張芝的作品神采,
     仿效羲之與獻之的書寫規範, 又竭力思考專工精深的訣竅,轉瞬過去二十多年,
     雖然缺乏入木三分的功力,但從未間斷臨池學書的志向。"



█   孫過庭書藝之所以彪炳千秋,在於他"無間臨池之志","昧鐘張之餘烈,
     挹羲獻之前規, 極慮專精,時逾二紀。"
     我們學古賢, 不但要學其跡, 也要師其心, 明其志, 耀其德!
  

     我相信,在正確的道路上,一定會"專精一體,以致絕倫", 更加要達到:"智巧兼優,
     心手雙暢,翰不虛動,下必有由。  一畫之間,變起伏於鋒杪;一點之內,殊衄

     挫於毫芒",更會認識到:"末年多妙,當緣思慮通審,志氣和平,   不激不歷,而

     風規自遠"!

   



█   靈感在於悟性,必須舉一反三,從一點悟出許多點,這是值得追求的!





█   繼續臨帖走自己的路,不必理會別人說三道四。目標一旦定下了,就要勇往直前。





█   有時,要寫出一份有水平的臨帖體會,比臨摹出一份有水平的臨作,更難!
     許多人都會臨摹書法,但要他寫文章,談談自己是為什麼去臨?
     怎樣臨?臨什麼?臨的過程要注意什麼?   他寫不出來。



 

█   要把目的不明確的行動上升為有目的的行動,
      以正確的古代書論(例如《書譜》)指導自己的行動,以理論充實自己實在必要。
      在臨帖的同時,又充分掌握文字和理論的武器,雙管齊下,日久見功,必有佳
      
績!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█   中國的"書法家"多如牛毛,但是,具備文理,有內涵的書法家,很少!
     中國不缺"書法家",中國缺少的,是有理論有內涵的書法家.


█    "眼高手低"的情況,每個習書者都有,只不過程度各有不同。
      隨著臨摹日子有功,"眼高手低"的情況,會漸漸減少。





█   其實臨摹《書譜》最好用半生熟宣紙,或者用色宣,甚至用熟宣。
      不宜用生宣。因為《書譜》乃絹本,而非紙本。
      漢、晉、唐、宋,古人作畫寫字,大多數用熟絹,到了元、明、清,才用生紙

      寫字。所以,臨《書譜》,請盡量不要用生宣,以防筆畫臃腫,漶漫, 不精到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 



█    能夠背臨一段古帖,已是成功的開始!一般而言,臨摹,是學習書法的正常手段,
      但還未說明臨摹的東西是屬於自己所有。只有能夠熟練地進行背臨,把這所學到

      的本事熟練地應用於創作之中,才能證明把古帖真正學到手了。





█   所以,一邊進行對臨的同時,也一邊進行背臨,還要運用古帖的字一邊進行創作。
      通過這樣的交替訓練,就立於不敗之地!



█   為了避免長時間臨帖而感到枯燥無味,最好是一邊對臨,一邊背臨,交替進行。





█  同時,還要活學活用:不論寫信,寫書法作品,都要運用古帖裡面的字,無論結體,還是

     用筆,用墨,都要把您臨摹古帖所學到的本領,全部運用出來。這樣,久而久之,您習

     慣了運用古帖裡面的字,以後一出手,就有傳統,有技巧,有古雅味,更有進一步的想

     求...... 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   



█   為了增加線條的質感,適當提高了運筆速度,進行墨色變化,這是一種有益的探
      
索! 經過快與慢的運筆速度的試驗,以及干濕濃淡的用墨對比, 就會心中有數, 體

      會尤深!

      理論和知識,只有通過實踐的檢驗,  才算真理。
 


█   用干筆寫草書的時候,“時間性”就很明顯地表現出來了:
     先橫後豎,先撇後捺,“時間性”形成了字內的節奏感和運動感.
     至於字外的節奏感和運動感,則通過用筆的"快慢交替,遲速相對",
     和通過用墨的"由深到淺,由濃到淡,濃淡交替"來產生.



█   傳統不是一個空泛的概念,傳統其實是一座大礦山:既有鑽石,也有泥沙。
     挖掘什麼?如何挖掘?在那處挖掘?顯得至為重要!
     仔細鑒別,去偽存真,清除泥沙,嚴加選擇,這需要眼光與卓識。
     挖掘與選擇的定位,無疑是得失成敗的關鍵:
     您選擇了鑽石,它的光輝照亮了您的前進之路;
     您選擇了泥沙,卻無論如何也提煉不出鑽石與黃金……



█  有什麼樣的性格和觀念,就有什麼樣的作品:
     眼光短淺,心胸狹窄者,筆下拘謹、沉悶、乏趣;
     高傲自大,目空一切者,落筆裝腔作勢,求奇求怪;
     從不臨帖,自以為是者,放筆亂寫,無法無天;
     富有學養,專心致志者,下筆有序,規矩彰顯;
     ……


█   要想獲得更多,
     就必須付出更多!





█   一旦選定了前進的目標,
     就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。





█    任何阿諛奉承,或譏諷打擊,
      都要置之度外。





█   生命的精彩,不靠恩賜,
      而在於奮發獲取!





█   書法,需要不斷的反復練習,
     書法,需要不斷的超越自己!





█  "時間性",是書法的一種特征,這種特征是草書皇冠上的一顆鑽石。
     漢字的筆畫先後順序加強了這種特征的外在顯露,
     盡管在篆、隸、楷、行這幾種書體中表現得不太明顯,
     但在草書之中,卻是表現得那麼突出、那麼重要,而且那麼清楚!

     草書的運動感加強了"時間性"的表達:先濃後淡、先濕後亁,
     筆畫的交叉、重疊、分割、組合,使"時間性"的特征愈發明顯。
     但必須指出:在草書中要充分表達出"時間性",務必注意墨色變化,
     在干濕濃淡、轉折縱橫的交替之中,墨韻促使"時間性"的表達更有情趣!

     在只用一種濃墨書寫草書的作品之中,草書的"時間性"是欠缺的,暗晦的,
     幾乎是不存在的。這就提醒我們:務必用墨要濃淡交替,運筆遲速相呼。
     運筆的速度與用墨的變化,才是使草書產生"時間性"的先決條件,缺一不可。
     在自己的草書中表現明確的"時間性",是有志於成就草書大業者的一個目標!

     可以說:如果您的草書缺乏了"時間性",那麼,您的草書缺乏了感染力,
     既缺乏了節奏感和運動感,也缺乏了草書應有的特征和動人的力量!
    "時間性",無疑是一個草書大家必須面對而且要努力尋求的書藝瑰寶;
    "時間性",也是我願意終生值得為此而付出努力尋求的一顆鑽石……




█   連綿大草, 要突出"連綿"二字: 或實連, 或意連, 連之有味;
     筆意連綿不斷, 了無掛礙, 無一懈筆, 筆筆耐看, 筆筆耐品 。
     這就要求意在筆先, 既熟悉草法, 又具寫草的變通變化能力;
     在大草連綿的過程之中,收放自如,輕重有別,巧拙相生。


    盡量中鋒用筆, 意蘊內含,力在其中,也要筆筆有趣、到位;
    字與字之間的呼應、含接、映帶,引導,須自然而富於變化。
    輕重緩急,跳躍騰挪,在連綿之中減弱理性, 卻盡情地表現感性,
    連綿大草的感性充沛, 暢達,盡可能地發掘內心的澎湃與激蕩!


    理性會限制連綿大草的發揮, 所以,必須讓感性得到更多的表達;
    恰當的用筆用墨,會使連綿大草的韻味更悠長,更有說服力。
    用墨,特別是用干墨之時,隱隱約約,更見書法家的膽魄、功力,
    大性大情,大氣大魄, 大起大落,連綿大草在
浴火中得到了重生……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

李春華

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李春華草書作品              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bottom of page